第二百三十二章 (2/5)
之技,才能出神化。
太极拳有陈式、杨式、孙式、吴式、武式以及武当、赵堡等多种流派。据说明末清初,河南温县陈家沟的老拳师陈王庭初创太极拳,世代相传。河北永年杨露禅从学于陈家沟陈长兴,并与其子杨健侯、其孙杨澄甫等
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,创编发展了“杨式太极拳”。清末河北永年
武禹襄在杨露禅从陈家沟返乡后,
其术,从学杨于陈式老架太极拳,后又从陈清平学赵堡架,经过修改,创造了“武式太极拳”。河北完县
孙禄堂,从师李魁垣学形意拳,继而学于李魁垣的师傅郭云
,又从师于程廷华学八卦掌。后又从师郝为真学太极拳,之后参合八卦、形意、太极三家拳术的
义,融合一体而创“孙式太极拳”,所谓“太极腰、八卦步、形意劲”即此。随着历史的发展,武术逐渐从战场搏杀转为体育健身,太极拳正是如此。一百多年前,太极拳家在《十三势行功歌》中就有“详推用意终何在,益寿延年不老春”的提法。
而肖老年轻时好喜游历名山大川,曾于武当山上有幸结识了云游归来的出云道长,习得太极十三势。
太极十三式是第一代内家拳,相传为三丰祖师所创。十三势是由起势、抱球势、单推势、探势、托势、扑势、担势、分势、云势、化势、双推势、下势、收势等功防意识较强的十三组动作组成,其中内含吐纳导引、采补混元桩等三种道家内修养身功法,然十三势动作亦是根据锻炼体八脉的需要所编,而八脉又内连五脏,整个套路内含五脏八脉,外有五步八法,兼之功防十三组合,容合道家养身丹术,故谓“太极十三势”。
肖老初习太极时便欣喜若狂,但对太极奥义只算的上是一知半解,甚至与我当初开始接触太极拳时一样,只知道太极拳很厉害,很好练,但却不知道很难通。所幸,他老
家一直都没有放弃,坚持不懈,至今已有四十余载。如今,相信肖老在太极拳上的造诣比起那些所谓的大师级
物肯定一点都不逊色。
拳除沉疴去痼疾,掌击瘟神添神奕;
欲问回生绝妙处,劝君运太极。
肖老虽然学的是西医,但对中医却推崇备至,于中医医理也颇有研究。尤其是太极拳不但是强身健体还可以防身自卫,武当太极拳结合有练化气、练气化神、练神还虚,还虚合道的道教气功功法,开
智慧、发
体能,使
延年益寿、长生久世,是一种集武术与养生一体,至高无上的拳法。肖老曾言:“练太极拳,要想收到强身健体的最佳效益,一要有生命不息、练拳不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