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七十九章 征服之路之选美比赛(2)(2/3)

票选举的形式,由报纸来主办。

花榜选举的票,当时不叫“票”,很文雅地被叫作“荐书”,一份荐书算一票,以票数的多寡分胜负。不管得票多寡,只要进一、二、三甲,其大名及其住所都会黑字白字地被刊登在报纸上。有了名就有利,进三鼎甲的美,将来自然少不了捧场的

李伯元《游戏报》的花榜评选活动从1897年夏开始之后,每年皆会评选四次,据说最有含金量的是当年的首次选举。1897年夏的第一次选举,看热闹的多,投票者少,据说状元仅得九票,榜眼和探花,各得七票。而且寥寥几中,还有外国,有一个叫雅脱的美国也参与了这次投票,但雅脱认为丑的排前,美的落了后,因而特意写信抗议,要求更正。

这回可是按你们西方国家的“民主原则”原则来办事的,所以雅脱老兄你就别开玩笑了,更改,那是门都没有的事,要怪只能怪你的审美观跟我们中国太不相同。

有关中国最早的美经济自然还有很多的趣话,《历史的空白处》一书有文说:花榜高第虽然一不能做官,二没有奖品,但所得到的好处也是明显的。发榜之时,报上在每个的名字后面,都注明了住所,而且开列了些赞词,据说这些赞词都来自于荐书,名次越是靠前,赞词就越长。赞词的话有长短,可麻程度却差不多,比则非西施即王嫱,喻物则非花即月,什么“清若白梅”,什么“与月争妍”,连最后两名,也是“身材俏丽”和“琪树琼花”(从后来流传下来当时的照片看,这些当年被吹成羞花闭月的美,大多面容平板,目光呆滞,以今之眼光观之,一点都不美)。

发榜之后,不仅榜上有名,尤其是名次靠前的名花们以后生意兴隆,收骤增,就连写荐书的秀才们,也因其文辞的艳丽,因此多了些在报上露脸的机会,可以多收点润笔。

当然,得到好处最多的是发起活动的报纸,销路增,广告来,评一次花榜,怎么也吃上几个月。事实上,随着花榜的评选,相关的各行各业都得到了拉动。当时中国的照相业刚刚起步,正是由于花榜后来上了的玉照,最终吊起了大家闺秀和小家碧玉的胃,得以蒸蒸上。而的服装,由于报上的宣传,而被广大的良家所效法,因而服装裁剪业也发达起来。报刊也因为美的玉照一天天多起来,由学生而名媛闺秀,益兴旺发达,迎来了中国传媒业的第一个春天。其他被拉动的产业,估计还会有,篇幅有限,就不一一列举了。

说起来也神奇,虽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地址发布邮箱:dybzba@gmail.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