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一章 火炉烧心金龙爽(1/6)
话说这长江上边有三个地方是夏天最热的,俗称“三大火炉”,南京是当之不愧的蒸笼。提供原来,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夏季伏旱时期,高空被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着,这使得气温大大增高,天空万里无云,似火的太阳把大地晒得热辣辣的。发烫的大地烤热了空气,使气温升得更高。其次,南京位于长江沿岸的河谷中,海拔很低,地面的热量不易散发,使气温不断升高。加上这里水田遍布,沟渠纵横,在烈照
下,水分蒸发,空气中的湿度增大,
体出汗以后不易
燥,通过汗腺散热的作用就降低了。在高温高湿的
况下,使
感到分外闷热了。想想看把
放在火堆上烤是个什么滋味?唐朝武则天时期著名的酷吏来俊臣问周兴:如果犯
不开
,有什么好办法
供?周兴说:很简单,用一个大坛子,周围放火猛烧,把犯
放进去烤。无论什么英雄好汉,一进去他就得招。于是来俊臣说:我奉命审你,就请你进瓮吧!这就是成语“请君
瓮”的由来。后来,周兴招了没有呢?周兴还没进去就什么都招了,连他根本没做过的事,比如谋反什么的也屈招了,可见火烤的厉害了。此时的夏天开场颇为温和,气温
近34度仅一天,就进
了黄梅雨时节,虽然气象台几次预报雷雨不准,但雷雨终于推迟了十多个小时从天而降,气温一时大降,真是一种迟来的“春寒料峭”。然而梅雨刚走没一天,气温立时回升到35度,使
挥汗如雨,柏油路上即使有梧桐树,也隔不断滚滚热流,更何况大街上的树因为拓路而被砍去了不少,很多路段已难以成荫了。特别是到了中午,熊熊烈
烤得街上的柏油都化了,走在大街上,汗水涌泉似地冒出来,很快将衣服湿透。
周金龙听讲南京的夏天比其它地方都难熬,刚开始他还不信,可是来到郑燕燕身边,他就感觉这酷热的时间拖得太长,比香港难受许多。燕燕对他直言:南京的夏天是来得快走得慢,有
形容来时如山倒去时如抽丝。南京的春天他周金龙没有感觉到,极为短暂,犹如昙花一现,树上的叶子刚有点绿意,大街上就飘起了五彩缤纷的花裙。待他从北京赶回来的时候,满街的法国梧桐树叶遮蔽天空,热
也跟着无
地扑面而来。此刻,郑燕燕开着那辆宝石蓝的小轿车载着他从中华门外秦淮河畔经过,他从凉气十足的轿车里望出去,河畔坐满了乘凉的
,黄昏刚过,大街小巷的两侧就摆满了桌椅板凳,竹床凉席。
“你们南京还挺有雅兴!”
燕燕瞥了一眼,冷笑,“富有富
的活法,穷
也有穷
的乐趣吗!”
周金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